为了牟取暴利,“偷工减料”、“以假乱真”的现象在酒圈已经屡见不鲜。
用“鱼龙混杂”来形容现如今的白酒圈,也许再合适不过。
都说“酒是粮食精”,优质的原料才能酿出优质的酒,已经在很多人心中形成了思维定式。“五斤粮食酿一斤酒”,更是成为了很多人判断好酒的唯一标准。

对于这种说法,既然有人赞同,那便也会有人反对。“五斤粮食酿一斤酒”,如此低的出酒率,难免会引起人们的猜疑,那么事实的真相到底又是怎样?
为了探明白酒的出酒率,小编前几天特意去拜访了一位,在四川酿了40年酒的老师傅。
与老师傅的交谈中,才了解到白酒行业中有3个鲜为人知的真相,其中有一个更是喝酒多年的行家都不甚了解!

真相一:并不是所有白酒的出酒率都是5:1
“五斤粮食一斤酒”只是针对像茅台这样的酱酒。对于浓香型白酒来说,往往四斤粮食就能酿一斤酒,而清香型白酒则需求更低,只需要三斤粮食就能酿一斤酒。
因此对于茅台所宣称的“五斤粮食一斤酒”,是没有争议的。酿酒成本变高了,所以茅台的售价也就自然“居高不下”。

虽然三种酒所需的粮食不同,但只要是固态法酿制,就都是地地道道的纯粮酒,喝起来还是会令人放心些。
真相二:纯粮酒并不全都是好酒
老师傅告诉我,现如今的人们在选酒时,往往只认准了“纯粮酿造”。“纯粮酿造”似乎已经成为了好酒的代名词,但事实却并非如此。

“纯粮酿造”可以说是基本条件,要判断一瓶酒是不是好酒,还应从酿造工艺、口感、性价比等多方面综合考虑。
真相三:影响出酒率的因素
话再说回来,不但不同香型白酒的出酒率存在差异,就算是同种香型的酒,也会因为季节、酒曲、工艺的不同,而导致出酒率不同。

一、季节
俗话说:“冬天不酿三九,夏天不酿三伏。”在不同的季节酿酒,出酒率都会有所差异。所以一般人们会选择在春秋两个季节酿酒。
二、酒曲
在酿造过程中加入酒曲,不但能够更好地酿造白酒,还能够加速酿酒过程。而因不同地方的饮酒习惯不同,所以在酿酒时所加入的酒曲也会不同。

酒曲的好坏也将会直接影响白酒的口感,以及出酒率。
三、工艺
对于不同种类的白酒,在酿造过程中所使用的酿酒工艺自然不同。酿酒师傅的手艺高低,以及所选用的酿酒方式,都会直接影响到白酒的出酒率。
即便是“五斤粮食一斤酒”的酱酒,也会因为不同的酿造工艺,导致出酒率的不同。在酱酒的酿造工艺中,根据等级逐级递减可以分为:坤沙、碎沙、翻沙和串沙。

坤沙工艺:一般选用的是优质的红缨子高粱,结合“12987”工艺酿制,是成本最高的一种,飞天茅台用的就是这种工艺;
碎沙工艺:将高粱碾碎后酿制,易发酵,但口感略显单薄;
翻沙工艺:向坤沙酒最后一次蒸煮后丢弃的酒糟里,加入少量的高粱和曲药酿制而成;
串沙工艺:是往坤沙酿酒后剩下的酒糟内,加入食用酒精以及食用香料勾兑而成。

坤沙酒的酿酒周期最长,其次便是碎沙、翻沙以及串沙。这也就是为什么市面上,坤沙酱酒的价格普遍较高的原因。
所以在酒圈中,更多的人还是比较愿意喝坤沙酱酒的。然而会有很多人会感到矛盾,坤沙酱酒一般都价格不菲,偶尔喝一喝还行,如果用来做口粮酒,是不是过于奢侈?

其实酱酒的酿造成本并不高,就算是最优质的坤沙酒,成本也差不多在两百元左右。之所以有些酒会出现溢价的情况,无非是商家宣传、炒作罢了。
如果你细心观察,便能够发现不少价格亲民的坤沙酱酒,在贵州当地酱酒核心三角区,有一款被酱酒界誉为“黑马”的好酒。

之所以这么说,关键就在于木台厚道酒的性价比很高。
作为一款坤沙酱酒,原料和工艺与茅台高度一致,两者酒厂之间,也仅仅千米之隔。
并且主要负责人冯小宁老师,还是茅台老厂长李兴发的唯一女弟子,在酱酒行业有着较高的权威。当初酿这款酒的初衷,就是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喝得起优质酱酒。

酱香气浓郁但不冲鼻,一杯入喉,醇厚顺滑,微酸中略带甜味,引人口舌生津,哪怕初尝酱酒的人,也能够很快地接受它。
总的来说,越好的酒,它的出酒率便会越低,这是亘古不变的一个事实。
如果大家还有哪些好酒,不妨分享在评论区,让更多的人都能够喝到高品质好酒。
天丞健:健康使者,传承健康,守护爱。
关注微信公众号“ 天丞健 ”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mrquban.com/1872.html